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2008年5月2日 貪瞋癡邪妄思惟

吉隆坡銳文: says:

今天的主題是:貪瞋癡邪妄思惟。

東北區 邱春琴 says:

今天了解到心若受到染著,就好像白布染到顏色一樣,很難再洗白。對於這個法理,心裡總是很警惕。

吉隆坡銳文: says: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著調伏我們的心境。

志良師兄 says:

其實那也是因為心有三毒,才會染著。心念不正真的很可怕

吉隆坡銳文: says:

無論我們有多細微的種種煩惱,其實都不出於「三業」。所謂的三業即是身、口、意;而三毒則是貪、嗔、癡。

志良師兄 says:

而三業里主要還是意業為起源。所以上人特別強調「意」不明白道理就是癡。但是明白了還是不去做,要做又做不好就更癡。

吉隆坡銳文: says:

「意」的是我們的意境、心意的境界。

東北區 邱春琴 says:

之所以會「癡」,就是不明白道理,才會認為財色名利是人生最美的境界。

吉隆坡銳文: says:

假如我們的心,意境是惡的,那麽這個惡就會不斷複製、不斷地產生。其實就是心境沒有調治好,所以我們凡夫才會有煩惱。因為心境緣著外面的境界,所以讓我們起了染著。----這樣段文真的很有意思。

比如,我們一直想我們的孩子很乖,很聰明,比別人的孩子好,這是不是不好的心。要我們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好,這也是貪吧?

志良師兄 says:

我執就是因為貪。

吉隆坡銳文: says:

心境不正,所以邪妄思維。心偏邪了,妄念不斷的升起,所以我們的思維真的就變成一顆業力的種子。就有人,因為他的孩子不乖,起了煩惱心,就體罰孩子這樣也是業力的種子了。邪妄思維是因,這些染著就像是一個緣。要孩子比別人好,是一種貪,是妄想,是因財、色、名、食就是誘引我們心的一個緣,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好,那是名利影響我們心,是緣。然后我們會起煩惱,就是果了

志良師兄 says:

我自己看到別人的孩子時,自然就起比較心,真是又貪又癡。

吉隆坡銳文: says:

把這些誘因招引入內心,我們就會經常泡在那個境界當中,浸在那個境界當中,愈浸愈深,所以染著為緣。因為這樣,在「財、色、名、食」當中,我們內心就起了貪的境界。我們若有了貪,不管是貪財、貪色等等,身就容易造出了很多的殺業。

志良師兄 says:

我們常常覺得外境是來磨我們的,孰不知其實心不正。

吉隆坡銳文: says:

孩子能不能好好做人,有時也要看因緣。我們唯有盡心盡力,但是不要忘了因緣,所以不要太執著

志良師兄 says:

像孩子不乖起煩惱其實是心里貪求孩子要不帶給自己麻煩

吉隆坡銳文: says:

在惡境中,惡境就是不順意的環境,就起了瞋惡的心,這也是思維要緣著境界,所以內心在不如意的地方,就升起惡、瞋恚的心。所以不要小看孩子對我們心境的影響。我也一樣,要孩子這樣那樣,但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卻沒有像對孩子那么嚴厲

志良師兄 says:

不管任何事情只要一起煩惱就要觀想自己心念不正就要反省自己

吉隆坡銳文: says:

常常有大德來我們共修處,要求我們讓他的孩子進來參與親子班。我說我們滿了,他們會很煩惱。

東北區 邱春琴 says:

癡念就是不明白道理若能去除嗔念貪念亦會平息社會也將祥和穩定原來三業中最重要是去癡

所以如今我發願一定要好好精進增長智慧去除癡念

吉隆坡銳文: says:

所以心若是顧不好,當惡的境界現前,不順意的境界現前的時候,他就容易起瞋心。所以當遇到不順心時,會起煩惱癡就是無知、不明白道理,好壞不懂得分別。雖然外境是不好不壞,但是那分癡念還是在。一旦有了外面境界出現,他就容易被誘引過去,這就叫做「癡」。

志良師兄 says:

常常因為孩子而煩生氣或貪求孩子有比別人更好的表現孩子反映了我們的心,也是修行借鏡

吉隆坡銳文: says:

學佛者的本分就是要守好我們的心,不要有心的病毒的病毒就是煩惱,煩惱就是從貪瞋癡開始,而貪瞋癡都是來自於邪妄思維。名利地位,這些凡夫以為是最美的境界,這樣起了貪心。唉,誰能那么容易放下名利呢

沒有留言: